中国煤炭业痼疾难除路在何方 | |||||
煤炭资讯网 | 2005-6-10 16:42:26 煤市分析 | ||||
中国煤炭业痼疾难除路在何方
www.cwestc.com 05-06-10
建国50多年来,煤炭工业为新中国经济提供了2/3以上的一次能源,预计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24亿吨左右,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缓慢下降,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濮洪九日前在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如是表述。 濮洪九指出,由于我国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加,因此大力发展煤炭转化替代石油工程,降低石油对外进口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煤炭液化替代石油,将成为未来我国煤炭洁净利用的重要发展途径。 煤炭行业七大痼疾有待根除 长期以来,国内煤炭业的一些根本性制约因素一直没有等到有效解决,有的甚至进一步加剧。 濮洪九说,第一个问题是煤炭安全供应保障能力低,产能与需求矛盾加剧。近几年煤炭消费迅猛增加,递增速度都在2亿吨以上,但却利用效率低,2003年我国GDP仅占世界的5%左右,却消耗了全世界30%以上的煤炭。 第二个问题是受运输瓶颈制约,结构性矛盾突出。他认为,我国跨省区煤炭调运量约占煤炭消耗总量的1/3,煤炭运输占铁路货运能力的45%以上。近两年,铁路请车满足率仅在35%左右。晋东南煤炭外运能力十分紧张,特别是增加铁路直达华东、中南地区的煤炭运力比较困难。2020年以前,我国煤炭产量仍呈增长态势,煤炭产量将进一步向晋、陕、蒙地区集中。 第三个问题是资源管理滞后,精查储量不足。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滞后,据测算,到2020年,煤炭精查储量缺口1250亿吨,详查储量缺口2100亿吨,普查储量缺口6600亿吨,需要投资400亿元以上。 第四个问题是矿区生态环境制约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我国主要煤炭产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受生态环境制约。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显政说,第五个问题是国内煤炭行业员工队伍素质低,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原来15所主要煤炭院校以往每年要培养派遣8000到1万名采矿、选矿、通风安全和地质测量人才,大部分充实到生产一线。随着煤炭院校的改制转型,目前全国每年招收的采矿地质专业新生仅500人左右。其中不少人还不愿意到煤矿,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大量农民工、临时工进入煤矿,逐步成为井下一线的主力。 六是不仅产业集中化程度低,而且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2004年全国各类煤矿的25236处矿井,平均每处矿井产量仅为7.75万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产煤国家,都通过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水平。目前,美国前4家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程度为47%,澳大利亚前5家煤炭企业占有度为72%。而我国神华、大同、山西焦煤、兖矿、中煤能源、淮南、平顶山和开滦等8家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只有20%左右。 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和综合加工利用步履迟缓。企业经济困难时没有能力上综合加工利用项目;市场好转、煤炭畅销时,又缺乏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的积极性,多数煤矿目前仍满足于生产和销售原煤。全国煤炭洗选率多年来一直在30%左右徘徊。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七是煤炭安全供应能力低,长期稳定供应受到威胁。全国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矿井产量只有12亿吨,仅占2004年煤炭产量的61.35%;其中,有4亿吨的生产能力需要进行安全系统改造补套,1.5亿吨的能力安全状况不达标;还有2亿吨能力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需要关闭。 全国煤矿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煤矿安全欠账500多亿元,主要技术装备陈旧,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0~15年左右。近年来,煤矿瓦斯、水害等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煤炭工业出路在何方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唐元认为,煤炭工业之所以出现当前的一系列问题,关键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煤炭工业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对煤炭工业的长远发展缺乏统盘考虑。 他认为,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保障煤炭供给为目的,以提高煤炭工业综合实力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实施资源有偿开发利用,采取投资多元、政企分离、股份联营的煤矿企业体制,实施大基地、大集团战略,促进规模生产,理顺煤、电、运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保障煤炭综合开发、加工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走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加工、高效利用、循环发展道路,达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职工收入高的目的,使煤炭工业步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轨道”。 濮洪九就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提出了五大战略措施。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尽快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的特大型企业,以及一批年产规模5000万吨左右的大型企业,是从根本上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 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实现煤炭资源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安全开采。通过制定和实施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优化资源勘探和开发布局,规范资源市场和矿业权管理,加快大型煤矿项目建设,促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发展。以煤为主,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多元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基础上,形成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加强矿井建设和改造,确保煤炭供需平衡。联合、重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最大限度地减少小煤矿数量。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合理集中煤矿资源,统一规划开发,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联合改造小煤矿,制定和实施小煤矿联合改造规划,全面提升小煤矿的整体素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创建和谐矿区。从源头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水平。煤矿新井建设必须考虑与煤共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充分考虑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发展洁净煤技术,实行优惠政策,推广水煤浆、煤炭液化、煤炭地下气化、煤层气、工业型煤等煤炭加工转化和利用技术。实现废物资源化、生产无害化,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 实施科技兴煤和人才强煤战略,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对煤矿在瓦斯治理、高产高效、综合加工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国家要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发展煤炭高等教育,煤矿企业要加强职工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工作,提高科技人员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