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夏婧散文:时尚点儿 再时尚点儿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12 15:46:45 要闻 | ||||
《NEW YORKER》(〈纽约客〉)有一期记述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左翼女作家们的沙龙,都是当时最先锋的知识分子和女权主义者嘛,和那些PARTY ANIMAL 不一档次,所以都不怎么打扮,比较朴素。但是还是人手一当时最流行的超大手袋,个个火鸡似地蹲在沙发上。在女先锋们喷云吐雾的时候叫嚣着时尚。纽约客最后的结论是,女人,永远离不开名牌手袋。 名牌手袋,名牌护肤品,名牌衣饰,名牌XX……时尚永远是女人最贴身的一件内衣。传媒界和时尚界打造天罗地网,虚拟的消费价值和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变形符号。消费狂潮的背后永远是商界大亨和工业巨子们盆满钵满的笑。其实挺“三人成虎”的,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城市广告牌……所有的大众媒介都装出一副和你特发小儿的贴心样儿:“呦,你怎么还没用XX护肤品啊?!这样XX皮肤问题会很严重的啊!我告儿你啊,那XX特好,你看,我一用,瘦了白了滑了嫩了胸大了腰细了再用两瓶儿就玛丽莲梦露了……”要不就给你掏心窝子:“今年派队流行XX包,XX鞋,XX眼影让你成为PARTY QUEEN……”完了跳出几个身材超火辣,全身名牌的美女,告诉你,你,也能这样儿。时尚编辑的谆谆教导,顶级品牌的故作姿态再加上女人天生的虚荣心和对爱情永远的向往(女人装扮的最终目的都是取悦男人,这是大实话,说自己单身贵族只为了自己心情好才打扮的女人心情一定不好,AMARNI老爷子一语道破天机:我希望每个男人都想和穿我设计的时装的女人上床。)绝对能打造出男人无法理解的“血拼购物狂”。有个大四的学姐,大一狂购品牌衣物及配饰,太多穿不完只好挨寝室折价推销,从大二推销到大四还是ING状态,其功力可见一斑。 时尚的大潮来了又去,六十年代的风格已经回归了N多回,女人们还是被忽悠的死忠不改。像本人一直傻大黑粗,只是做基本的清洁和护理,不怎么关注一个季度无数新款的保养品。而且很多次抱着杂志哈哈傻笑,里面所有顶级品牌护肤品的宣传都差不多:XX品牌实验室的XX教授们一直关注世界各地的美容偏方,秘方,在神秘的XX国家XX山谷XX河流(鸟不生蛋听都没听过但感觉特“大自然”特“泰山”的地方或者特有名但你一辈子也不可能实际去看的地方,如喜玛拉雅山,神农架),偶然发现一种奇异的植物(或者流传着神秘的配方),让本来因常年重体力劳动本该衰老不堪的当地妇女青春永驻,结果科学家们就跋山涉水千寻万苦(好像现代交通工具都没发明似的)把奇异植物(神秘配方)从当地掘了,带回花了多少亿美圆建造的欧洲XX品牌研发室,经过多年研究,用海洋分子技术和太空重力纳米系统(基本就是这些正常人都搞不懂是什么高科技名词)提炼萃取,结果一临床,青年妇女都天仙了中年妇女都青年妇女了老年妇女都回春回的能生大胖小子了。所以XX护肤品是贵的,是奇效的,是你该掏银子买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公司的企划部或者宣传部都养着同一帮人,扯谎都这么没新意。要不就是他们真有实验室,里面圈着一群为全球妇女献身的印地安那-琼斯博士。但傻笑归傻笑,年届二十,每本杂志都眉目怒张的警告:女人不及早保养过了二十就皱纹眼袋黑眼圈干燥黯黄粗糙身材走形,总之就是又老又丑没人要,感情不顺利那个事业亮红灯,死了都没人哭。能看到的东西都这么说我就毛了,想想二十岁以后俺那张可怕的老脸,撒丫子就拎了几瓶乳液一堆面膜回来,也琢磨着化妆水是用保湿的还是营养的了。买完坐那儿一想,丫的,不对啊,别人说我就信,别人说干啥我就干啥,傻啦,完全不是本姑娘的STYLE 。然后就自个儿安慰自个儿,保养品让我们更年轻,名牌鞋和包让我们更闪烁,做女人,得心安理得,接受时尚的洗礼。反正女人都是靠幻想,甜言蜜语和谎言生活。志玲姐姐就说了,女人,要么在美容院,要么在去美容院的路上。 不过时尚也多少有点用,让我那群生猛的哥们儿在饭局上打击我之前虚情假意的夸我几句:呦,最近更漂亮啦!就冲这,咱也得更加努力向时尚靠拢。 (此文作者大学二年级学生时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