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澄合局王村社区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小记 | |||||
矿区居民嬉笑颜开赞社区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28 9:39:22 要闻 | ||||
作者单位:陕西澄合矿务局王村矿 “花钱建设一个新社区容易,但在一个煤矿居民旧址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一个功能设施完备的新型居民小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陕煤化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在澄合局王村社区调研企业文化建设时说的一番话。 两年前,澄合局东区所辖三个单位的家属院胡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物拥挤不堪,住宅楼楼道玻璃残缺,楼道墙壁破损,生活垃圾遍地,随地吐痰说脏话,自行车随意停放……。如今,当你走进王村社区,只要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小区变靓了:粉刷一新的居民住宅楼,小区主干道醒目温馨的文明提示语,干净整洁的小区巷道,争相斗艳的中心花园,绿草如茵的楼间绿化区,石桌、石凳摆放其间……。舒适漂亮的居民小区,让居住在这里的职工家属时时处处感受着美丽与舒心。而这些变化正是该社区成立两年来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浓墨重彩写下的一笔。 改善住户生活用水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经济不断好转,公司(局)党政把职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居住问题摆到了重要议事议程,在公司(局)党政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2005年7月,王村社区正式成立,承担公司(局)所辖东区三个家属院2500余户居民的物业后勤服务和3000余名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社区成立后,首先按地理情况分为东新小区、梅苑小区。成立之初,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社区决定从居民群众最急、最盼、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经过办公会研究决定,把改善东新小区所属的三个家属院住户生活供水作为新班子做实事、树形象、赢民心的首要工作来做。当时,东新小区的600多户住户生活用水一直靠当地农村机井供给,以电换水,每两天供一次水,小区住户吃水难以保障。社区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为这三个小区铺设一条供水管路。接下来班子成员分头行动,跑计划,落实资金,与当地政府协商,反复作村民工作,组织施工队伍。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东新小区2公里6寸管径的供水管道按计划顺利铺设完毕,使东新小区居民的生活供水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实现了24小时供水,结束了小区以电换水的历史。居住在东新小区三十多年的老人们由衷的感叹:“小区供水改造真是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 扮靓小区从拆除胡搭乱建棚户入手 王村社区大部分居民楼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住房面积大都为40至50平方米。每当遇到暴风雨,楼顶油毡常被揭起,住户家中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供电、供排水系统和暖气管道因年久失修,问题多,隐患多。居民还在楼前楼后自行搭建了高低不一约千余间的违章简易平房,楼道也堆积了居民生活用煤及其它杂物,有的居民还在未建成的住宅楼基础框架上种菜、养猪、养羊,整个小区更显得拥挤不堪杂乱无章,居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为切实解决好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问题,王村社区从构建和谐社区的战略高度,作出对小区居民私搭乱建进行全面整治的决定。但要想拆除这千余间居民自建房,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对此,社区成立了宣传疏导组和房屋拆迁组,双管齐下同时展开了工作。 如何拆除居民自建房?拆除工作首先从哪里着手?原社区主任马明多次召开办公会议,强调拆除自建房的重要意义,使职工从思想上对拆除工作有了高度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把社区员工及亲属搭建的自建房作为拆除工作的突破口,以保证拆除工作顺利推进。共产党员、社区职工段洪江,一家四口住在30多平米的单元楼,住房十分紧张。他在一年前花了一万多元盖了两大间平房,安装了铝合金门窗,铺设了地板砖。为了不影响自建房拆除工作顺利进行,亲自带领人员进行了拆除。围观的居民说:“房子盖得挺好,刚住了几年就拆了,真可惜”。他说:“我本身就是宣传疏导组成员,自己不带这个头,还怎么去做其他居民的思想工作”。 社区职工刘建新父母年老体弱,上下楼很不方便。为此他花了近两万元为父母盖了两大间水泥结构式的平房。提到拆房他父母很不愿意,他就想方设法去做父母亲的思想工作,最终取得父母的理解支持。拆除的那一天,他的母亲含着眼泪站在拆除完的自建房地基上久久不愿离去。
在拆除自建房工作中,居民的抵触情绪十分严重,社区宣传疏导组人员按照做通一户、拆除一户、满意一户的原则,利用下班休息时间便挨家挨户三番五次地做思想工作。有的居民看到疏导组人员便远远躲开,有的居民说话粗言秽语,有的三五成群来到社区办公室围攻领导,大吵大闹。但工作人员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当拆除一次性安置人员某某的自建房时,他提出社区要为他安排工作的要求。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坚持原则并多次上门谈心无果。后经合阳县法院依据法律程序决定进行强行拆除。拆除那一天,当挖掘机开到某某家门前时,他80岁的老岳父躺在屋里不出来,致使拆除工作无法进行。社区、法院工作人员便轮流前去做工作,这位老人被工作人员执著的态度所感染,在大家的搀扶下回到了家中。本着一切为了住户,把住户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社区人员并没有立即开动挖掘机,而是爬上屋顶将一块块砖瓦、一块快楼板拆卸下来,将铝合金门窗完好无损地取下来,安排车辆,按照住户要求运到了指定地点。此举,赢得居民群众的信赖。 在拆除退休职工王某某的自建房时,社区工作人员来到他家一边帮着他把一块块蜂窝煤搬到家中摆放好,一边与他推心置腹地进行交谈。经过多次的耐心说服,工作人员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终于取得了他的理解。 在实施拆除过程中,为了缓解住房紧张的住户,社区在单身楼腾出20多间房子优先安排住房紧张的住户,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截至2006年底,先后分五期拆除了梅苑小区927户自建房,拆除东新小区62间自建房,为后来进行整体规划和绿化打下了基础。 文明创建常抓不懈 小区自建房拆除后,楼之间的通道宽敞了,小区也显得整齐划一。社区党政领导便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小区美化、绿化、净化、硬化和亮化上,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对小区进行了绿化,梅苑小区绿化率达到了60%,近50%的绿地实现了自动喷灌。同时,还投资150余万元,整治硬化了2000余米的小区路面,新建了150个停车位和500平方米的自行车库,改建了灯光球场。还在八十年代遗留下来的楼房基础上新盖了12栋单元楼,缓解了职工住房紧张的局面。 随着公司(局)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王村社区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推进、突出创新的原则,以“创陕煤一流社区、建文明和谐家园”目标愿景为主题,围绕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坚持高层次、高标准要求,深入开展了社区文化建设。总结完善了服务社区居民的“七项功能”建设,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管理办法。同时,把6SC考核纳入社区管理,用6SC精细化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完善了A、B、C、D四卡闭环考核机制,重新修订了干部走动式巡查制度,从检查次数、查出的问题、巡查记录、奖罚措施都有了一个新的标准,形成了“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的管理机制,并坚持做到一周一小结、一旬一通报、一月一总结。还在居民中广泛开展了“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热心公益好居民”评比活动,涌现出了数年如一日服侍双目失明婆婆的好儿媳林丽娜;助人为乐的好居民池永昌,整个小区呈现出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的繁荣景象。 如今,小区路面宽敞整洁,楼前楼后绿草如茵,鲜花绽放,居民休闲广场错落有致,各种健身器材有序摆放,居民喜笑颜开。每天清晨,一大帮居民不约而同地聚首在休闲广场锻炼身体,打太极拳、跳健美操、挥木兰扇的来往如潮,热闹非凡。傍晚,广场回放着柔和的音乐,居民翩翩起舞,尽情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社区秧歌队队长李桂兰感慨地说:过去这里是灯不明,路不平,各种线路蜘蛛网似的乱扯乱挂,我们想娱乐都没有一个像样的活动场所。现在好了,社区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活动场所,不但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 和谐文明硕果累累 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七大功能的拓展和文明小区的创建,居民的文明行为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文化生活由“需求型”向高品位“转变,形成了社区浓厚的文明和谐氛围。《社区居民手册》的发放,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接受了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区礼仪、工作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分发倡议书、举办文艺演出、义务劳动、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广大居民的社区意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得到了强化和升华。居民聚众打架闹事、”黄赌毒“的现象少了,参与文化活动、追求精神高品位的人多了,说脏话、随地吐痰、乱扔赃物、损坏公务、攀折花木、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代而兴起的知荣辱、讲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居民在散步时,发现地上的食品袋、废纸等杂物随手拣起放进路边垃圾箱;草坪中的标识牌倒了,居民及时将其插牢;发现有一片草坪黄了,及时汇报给社区管理人员……。两年来自觉打扫社区环境卫生的好居民王风玲,用她两年来的自觉行动,逐步唤醒了周围人们的社区环保意识;退休工人池永昌,无论邻里谁家有了困难,他总是热情帮助,演绎了一场社区居民互助互爱的人间真情。 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老同志高兴地说:“社区成立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里生活,我们真的是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