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三违”治理能否灵活一点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2-27 8:58:15 要闻 | ||||
在一个学习班上听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某矿一憨厚老实的职工在井下干零活。与他素来不和的班长要他上井,他就乖乖的上井了。没想到,第二天他被告知“三违”了,要他去安监科报道。没弄清事情原委就上了三违学习班,他倍感委屈。适逢偶然,矿上来了一个检查组,他就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反映了。几经辗转,事情反映到上级安监部门。工区得知这一事情后,二话没说,终止了与这名职工的劳动合同。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三违是因为某干部三违指标没完成,拉他做了“枪手”,他自己不识趣,才闹出以后的事来。 事情虽已过去,但“三违”治理指标量化留下的硬伤是值得反思的。三违指标量化固然可以引起相关管理人员对反三违的重视,也能够引起职工对三违行为的顾忌,治理的违章行为也有减少的趋势,但三违指标量化并不能规避其自身固有的弱点。管理人员抓“三违”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职工顾忌“三违”,不是对三违行为本身的顾忌,而是害怕被检查人员抓住。由此看来,无论是发生三违行为的主体还是治理三违的主体本质上都不是为了更好的安全生产,而“皆为任务来,皆为任务往”。三违指标量化了,三违治理任务明确了,管理人员完成反三违指标后,碍于人情世务,对部分三违行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没有完成三违指标的,心性烦躁,为了完成三违指标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因此会出现守株待兔式的抓三违,甚至出现“三违枪手”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治理三违首先要端正主观认识,要做到为安全生产而抓三违,为企业发展而制止三违。三违治理量化必然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发展需求。三违治理指标弹性化,实行动态考察,是三违治理的必由之路。弹性化的三违治理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瞬息万变的形势相契合。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时刻与各种自然灾害相伴,不可能用一个数字来具化。弹性化的三违治理可避免企业职工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可否认,煤炭行业不但高危,而且高劳动强度。很多职工的三违行为就是一种投机取巧,不按规程措施作业的捷径。但这捷径于安全生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灵活的三违治理可以端正职工对待三违的态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弹性化的三违治理还与生产实际相符。安全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不可能长期存在。因此当企业果真发展到本质安全的地步时,无所谓安全,三违治理量化就显得不合时宜、不通人情。即便在当今的安全生产形势下,三违治理量化也不见得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安全生产瞬息万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三违治理指标是一个常量,希图在一个常量和变量之间划上等号,唯一的方式就是削减或增加变量来迁就常量,进而平衡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中必然存在“过”或“不及”的现象。 如何恰如好处地治理三违,弹性化三违治理任务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虽然这个度很难把握,但他至少不会背离三违治理的题中之义,不会远离安全生产这个中心,不会出现开始的尴尬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