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浅议扩散新闻采写思维的几种方式

煤炭资讯网 2007-6-14 13:53:20    简讯
浅议扩散新闻采写思维的几种方式

           淮南矿业集团 程 宫

 “新闻”这个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用一般的思维是难以发现它的存在,如果新闻采写者换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去采访,也许就会“别有洞天”。

  记得笔者在刚刚接触新闻采访时,发生的一个笑话。就是笔者无论是打电话还是亲自上门了解,到处问“有没有新闻”?结果问谁,人家都是一致的回答“没有”。

  由此可见,新闻采访的视野,即受到我们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又受到我们各自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限制。如果我们若把知识、经验比作探索新事物的纵向坐标,那么,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就是打开思路与采访视野的横向坐标。纵横坐标相交就可以衡量新闻工作者视野是否开阔的“坐标图”。一般而言,知识愈丰富,思路愈开阔,愈能睁大眼睛看全局。反之,缺乏知识、采写经验,或者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思维方式单一、僵化,就很难在面对各种新闻信息时视而不见,失之交臂。因此,扩散采写新闻的思维方式,是亟待思考的。

一、 新闻报道中的逆向思维

   在采写新闻报道中,作者的理想就是“扫除一切巢臼,向别人搜寻不到之处,另辟新境”,写出“新、奇、脍炙人口”的重点新闻。然而做到这一点,单凭常规的思维方法是难以办到的,而逆向思维,倒不失为一招。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把遇到的事物反过来想想,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问题,从而发现人家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或别人不曾用过的表达形式。依笔者愚见,逆向思维又包括换质、换位和对立面归纳法三种类型。其一,换质法逆向思维。这种方法,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可以改变新闻报道的主题,把曾经报道的主题变换一下,变成性质相反的报道主题。在采用换质法思维方式时,可以报道出更加新颖、更加深刻的报道主题。譬如,2005年9月中旬,原潘东公司在深入推进安全三化工作,按照“先化机关、先化干部”的原则,在机关科级干部下井时,人手配备一个文明包,目的就是让机关科级背起文明包“走一线、管一片”,对沿途中的垃圾进行清理、对“三违”等现象进行制止,促进职工的行为更加规范。于是笔者迅速进行采访,在潘东电视台进行报道,引起了颇大的反响。然而,这篇文章在淮南矿工报发表时,高明的编辑同志把新闻改成短短一百多字的新闻报道,并在新闻下方配发了一百多字题为《新鲜事贵在坚持》的短评。这样一来,报道主题一下子变了。这就比正面宣传矿井深化安全三化工作推行的一项新举措更深了一层,它启发人们的深思:做一件促进矿井安全生产及发展的好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下去,这才是预期效果。其二,换位法逆向思维。任何事情都有上下左右、前后正反之分,当别人对同一题材执“此一端”进行报道时,我们可以执其“彼一端”、“另一端”进行报道,这样也可以扩大报道的视野,且给人以新鲜感。例如,07年初,淮南矿业集团安全一号文出台后,基层单位都在掀起贯彻淮南矿业集团安全一号文的热潮,经过一番思考,淮南矿工报别出心裁地来个“换位法逆向思维”,开办并推出了“班队长眼中的安全一号文”和“我看十三条红线”等专题栏目。报社记者和特约通讯员纷纷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领导、班队长和职工口中,表达出来淮南矿业集团安全一号文的严厉、压力和动力,读者在看了系列报道后,受益非浅、反响颇大。其三,对立面归纳法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对立的事物里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功能。如果我们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采用这种思维,或许可以打开思路,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向去年6月份,淮南矿业集团为加快岩巷快速掘进从英国多斯科公司购买了全国第一台价值在2000多万人民币的岩巷综掘机,在潘二煤矿投入使用,经过前期的准备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并在中国煤炭报、淮南矿工报等多家报纸、电视台进行发表,引起了一定的舆论宣传效果。但在实际现场的运行中效果不佳,当淮南矿工报向我约这台机器的运作的稿件时,笔者认为效果不佳,没有进行宣传报道。然而,就是听到笔者这样回复报社记者的回答后,淮南矿工报副总编夏修怀前往使用这台设备的井下现场,进行深入了解,写出了调查,在淮南矿工报刊登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件事很有意识。你看,引进好设备是新闻,好设备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同样也是新闻。搞新闻报道的不能总盯正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是正面、反面一起抓,即抓两头的工作。

二、 新闻报道中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特质,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选择一个目标或任何一个事物为中心,把思路打开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法。而多思路、多角度地去思考,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这是它最基本的特点。这一点非常符合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

   例如,发散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发现大量的新闻线索。要写新闻报道先要发现新闻,而大部分的新闻并不是自动地“撞到”我们的“枪口”上的。只有有了新闻“导火索”才能去采访。反之没有新闻线索只能像“盲人”一样到处乱闯,难以提高采访效率。一般来说,我们采写新闻,大都是从日常的交往、观察、访问、会议、文件等或报社记者和单位领导的提示中得来的。如果有经验,易采用发散思维的,就会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物中获取新闻线索。例如:06年夏天,笔者与矿工报摄影记者池宏斌一同到一个车间去采访。笔者就拿着照相机寻找工人维修工作的场景进行拍摄,而池记者却把照相机对准了夏日里几台电风扇。笔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这是新闻吗”?池记者笑答:“是”!说话间,三个工人又从车间外扛了三台电风扇进入车间,池记者当即拍下了扛电风扇进车间工人脸上喜悦的笑容。拍完后,池记者问:“夏天,职工在闷热的厂房里工作,是不是热”?笔者回答:“是啊”?“那矿上为了给职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人是不是很高兴啊”?笔者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池记者用崭新的思维,从另一个视角表现出矿井善待职工。

   发散思维的方法也有助于我们发掘出大量的新闻细节。新闻报道要求具体、生动、形象,这三条都和新闻细节密切相关。但新闻细节并不容易捕捉,因为在很多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搞新闻的不一定在现场,需要借助采访对象来间接了解其中详情,而采访对象在这方面与我们搞新闻的配合好坏,往往取决于我们采访者自身的发散思维程度。采访者对某事件发散思维的范围愈广泛、愈周密,在采访中的提问也就愈有效,有价值或重点新闻素材的概率也就愈大。

三、 新闻报道中的统摄思维

   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新闻采访工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为了打开我们采访者自身以及采访对象的思路,我们通常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维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取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新闻素材及信息。如何分析、整理、利用一系列的新闻素材及信息,使它最终成为耳目一新的新闻呢?统摄思维即是关键了!

  因为统摄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对我们采访者来说,运用统摄思维方法就意味着要对采访中获得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归纳、整理,并在基础上根据新闻价值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新的发现。概括地形容统摄思维的特点,就是一曰“统”、一曰“摄”。而统就是把各种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简单地说,就是把“变乌合之众”变成队列齐整的“战斗大军”,从而为“摄取”创造条件。巴尔扎克曾经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新闻报道也是这样。因为新闻报道总要受到时间或版面的限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或篇幅里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起到“以一代十、高度凝聚”的作用。而“摄”就是摄取相关信息,从而达到“同中观异”、“异中求同”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梅德尼曾经设计过一套对人的创造天赋进行测验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给被测验者提出三个词:“天空”、“海军制服”和“多瑙河”,让人讲出一个对这三词都适合的定语,表面上看起来这三者并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善于“统摄思维”的人不难看出,这三者的色彩上是相同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蔚蓝色的”,这就是三者异中求同。牛顿把行星绕日、月亮绕地、苹果落地等表面上不相干的联系起来,发现了“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有引力”——万有引力。

  实际上,新闻工作本身就是“同中观异”的工作。表面上看,搞煤矿报道,总离不开产量、安全、产值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矿井还在出煤、干部还在管理、工人还在干活等。可是我们搞新闻却不能在老调重弹,这就需要“同中观异”,找出同样事情不同寻常的事情来作报道。是不是,所有的事情真的不能老调重弹能?不一定!“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粗看,差不多,但细看树叶在颜色、纹路、形状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身边往常发生的事情中找出“异”来,这就需要我们对身边的事情熟不熟悉和有没有细心观察、分析比较了。比如,我们的矿工一样的衣服、帽子、行头和“肤色”等,外人是难以区分张三、李四,如果我们相互认识、了解、熟悉,大家就能看出“同”中之 “异”了。煤矿新闻也是这样,当大家深入到采访对象的领域里了,就自然发现新的新闻了。

本网通讯员:程 宫 编 辑:徐悉


本网通讯员:程 宫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