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生:一个新闻速写和专访写作高手 | |||||||||
煤炭资讯网 | 2007-7-6 20:52:37 简讯 | ||||||||
柏生,本名陈柏生,笔名肖柏,柏子。她1926年生于北京,祖籍安徽安庆。“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邓拓赠言),作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柏生是新闻速写、专访写作高手。 柏生的作品,许多是写科学家的,她先后采写报道过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竺可桢、高士其、严济慈、茅以升、童第周、丁颖、赵忠尧、林巧稚、卢嘉锡、裴文中、孙冶芳、梁思成、侯仁之、吴中伦、孟少农、黄昆,等等大家。1988年,柏生以全票当选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首任理事长。 清华学人,朱自清的女弟子 柏生的祖父是清朝翰林,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大学当教授,母亲出身书香世家。知识分子家庭的影响使她自幼爱好文学。 她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读书,1946年随学校回北平继续在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深造。幸运地成为散文大师、诗人朱自清的学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柏生所撰论文得到朱自清赞赏,建议她毕业后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但在1948年夏,毕业考试一结束,柏生随即赴冀中解放区,先后在新华社北平分社、华北总分社、《人民日报》任编辑、记者。 1949年,和开国领袖亲密接触 1949年6月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隆重开幕。柏生奉命采访这次会议,见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几位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传奇人物。毛主席问她是哪个地区的代表,活跃的柏生脱口而出:“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毛主席握住她的手,笑着点点头说:“哦,人民的记者。”毛主席一边和别的代表坐下来交谈,一边招呼柏生坐在自己身边。机灵的她抓住难得的机会,用笔“摄”下这个镜头,一篇特写发表在次日的《人民日报》上。 同年7月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周恩来副主席穿一件朴素的白衬衣微笑着坐在主席台上。会议间隙,柏生拿出一本褐红色封皮的纪念册,请周副主席签名留念。周恩来略加思考后,拿起钢笔写下了“为建立人民宣传工作而努力”。 不少作品被收入新闻教材 柏生特别钟爱速写、特写和人物专访。她的特写《全体起立,向人民的领袖致敬——新政协筹备会上前二十分钟书写》,记下了新政协筹备会热烈的场面,报道了各民主党派对毛泽东、朱德等领袖的尊重和爱戴之情。而《满园友谊满园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各国选手游园记》为1961年各国选手经过几天紧张的比赛后,到颐和园游玩做了栩栩如生的描述。 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柏生的革命热情格外高涨。她迈出的采访脚步更快了。在报道春天消息的众多新闻中,最引人注目的数《春风吹又生——“四八”烈士王若飞同志战斗的一生》,率先传递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开始了”的重要信息。 从1978年开始,她饱蘸感情,以大量优美的专访文字写出:《攻关的人——访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归宿和起点——访八十高龄入党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壮志凌云——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勤奋的一生——卓越的气象学家竺可祯》、《韧性的战斗——访著名科学家高士其》、《五十五个春秋——访特级教师王企贤》。她还推出《写在绢帕上的诗——访邓拓夫人丁一岚》、《惦念——访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吴晗和他的一家》、《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北京人民怀念刘仁同志》等长篇专访,有力地鞭挞了恶势力,伸张了正义。 柏生作品有着浓浓的情感,可谓“情深意更长”。她的代表作之一《写在绢帕上的诗》,就是一篇以情动人的人物专访,全文主要透过邓拓赠送丁一岚的两首写在绢帕上的诗,深情地记述了他们既是战友又是情侣的崇高感情。文字缘、革命情,绵绵情意和革命豪情,两人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与志向下订下终身誓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在不同的战斗岗位上互勉互励,互敬互爱,在战争严峻的考验中结下了忠贞不渝的爱情。罗曼?罗兰说:“要散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柏生在写《吴晗和他的一家》时,就是含着眼泪写的。 柏生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采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已经编辑出版的在《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闻作品选》、《柏生专访集》、《晚晴集》、《文泉集》、《心笔春秋》等多部著作。她的许多作品被收入大学新闻专业教材或参考书。专事中国名记者研究的河北大学教授乔云霞评价说,柏生的新闻作品,有着浓郁的散文风韵。作为《人民日报》的名记者,她不愧为朱自清先生的亲炙弟子,在40余年的记者生涯中笔耕不辍,采写了数百万字的新闻、特写、专访、通讯等,形成了独到的报道风格——观察敏锐、采写迅捷、文笔朴素。 南昌大学教授邓长荪撰文指出:名记者柏生,由于自己的经历和所受的教养,使她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所以,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成为她的专访对象。她的人物专访,情文并茂,具体真实地表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热爱祖国、矢志不移地将自己的知识才华贡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耿耿丹心。 关于新闻速写与专访的经验之谈 ●新闻速写 柏生认为,在新闻改革中,应当提倡大家都来写以新、短、快、活见长,并有现场感、时代感、立体感的新闻速写。 如写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速写,你就可抓住他每迈一步跨度总是0.85米这一走路的细节,就一下画出了李四光地质学家的风貌和性格。写竺可桢就可写他每天把温度计插在上衣口袋里这一细节,一下画出了他气象学家的特色。柏生写华罗庚在中南海怀仁堂和毛主席会见的镜头,只轻描了一下华罗庚正在找座位,忽然听到有人亲切地招呼他,“这里来坐吧!”华罗庚一看是毛主席,十分激动。然后,写了一两句他们之间的对话。毛主席说:“你也是贫苦出身嘛!希望你多培养出一些好学生来。”华罗庚十分恳切地说:“绝不辜负主席的期望。” 柏生的体会,要写好新闻速写有几条值得我们注意:①头脑要敏捷,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善于抓精彩瞬间。②记者写新闻速写,要行动迅速,有拿起笔来当场就写的本领。③随时都要脑勤、手勤、腿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练就一种像愉快地吃可口的快餐一样,既快又实惠,又津津有味,在任何场合下,都能从容动笔,写下急就章式的速写来。④速写记者,一定要学会选材取景,量体裁衣。速写篇幅有限,要短。这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可以从一个镜头着笔,把自己的笔凝炼到最能突出主题的角度上来,务必有情有景有人。 ●专访 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专访的开路先锋是黄远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访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在我国报刊界迅速崛起,蓬勃发展,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柏生说,专访和通讯有密切的关系。既可以说是通讯中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一类,也可以说是与通讯在含义和表现手法上部分重合的一种新闻样式。专访的特点就在于一个“专”字。一般来说是记者事先带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目的到现场去,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采访。它是以记者对于现场人物的谈话、对现场的观察,包括对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的印象和认识以及周围的环境等为材料,而以对采访人物的原谈话的记录为主,穿插有关背景材料连缀成篇的一种特殊通讯。 柏生强调,专访的写法可以是,也应该是千变万化的,但有三点需要注意的地方。①要通过巧妙的构思来组织材料,对材料作精细的取舍、加工,用凝练的笔墨表现出来。文章结构要善于鲜明地表现主题。写事件,重点要写人们最关心的那一段;写人物,要鲜明地写出人物的特点,要写这一个,而决不是那一个;写问题,要直截了当,不要叠床架屋,在里面捉迷藏;写地方风物,要有独到之处,寓思想于风物之中。②要写得有现场感。采访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现场的气氛。我们注意了,记录了,写作时就要考虑如何调动这一部分材料。专访中,记者可以出面,作为见证人,把读者带到现场,结识人物,了解事件;可以在文章中勾划人物的外貌、神态、衣饰、动作,描写人物的对话,以及周围的环境;也可以写记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见解;写得情景交融,使人一路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③要打动人。一般的要求是:写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叙事——身临其境。一篇好的专访,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无论是借景、借物、借事抒情,都能以情动人,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笔者以为,感染确实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不能感染人的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追求感染力乃一个传媒人的天职,应该成为新闻记者毕其一生的奋斗目标。 (邓涛 谭志红分别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专业讲师、《南方日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