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访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的铜川煤矿建安公司经理魏效农

“只有职工价值的实现 企业才有活力”

煤炭资讯网 2007-7-9 6:43:03    摄影天地
“只有职工价值的实现 企业才有活力”

    在未来煤炭矿建市场上,职工素质的高低,将成为煤炭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决定因素,煤建企业发展需要受过良好培训、掌握现代技能的人才做保证。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并不断开发,谁就会拥有未来。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的铜川煤矿建安公司经理魏效农的人才理念是——



           “只有职工价值的实现 企业才有活力”



    随着煤炭——“工业粮食”的持续走俏,带动了煤矿施工领域的大发展。然而,面临设备陈旧老化、 队伍整体素质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如何使矿建企业在复苏后的煤炭经济中食取这块“蛋糕”,是摆在矿建企业、特别是那些特困建筑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常言道: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奋斗,而不是乞求。首先从人的问题上找准切入点。“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是从困境中成长起来的铜川煤矿建安公司制胜的“法宝”,是经理魏效农的用人之道。从8年前一个年产值不足千万元的矿区内部土建施工队,发展到现在能承揽各类大型土建和矿建施工工程,年产值突破2亿元的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他们取胜的“奥秘”就是在不断提升和实现职工“个性”价值观的基础上,获得了企业自身利益价值的飞跃。就此问题,记者近日慕名采访了该公司经理魏效农。


    “只有职实现工价值,企业才有活力”


    据了解,铜川煤矿建安公司是陕西铜川矿务局下属的一个二级核算单位,也是一个老国有企业。1998年2月,魏效农任该公司经理时,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转机过程中已陷入困境,工资长期拖欠,职工大量下岗。受命于危难时期的魏效农深知肩上担子的重大。经过深入调查分析,他确认了企业的“病根”,是旧的管理体制导致企业失去了“造血”功能,要想改变企业命运,首先从“人”的主观因素上做文章,进行用人观念的创新,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动力所在。

    他们把“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作为调动职工的创造力,实现企业二次创业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大力推行新的干部用人制度--竞聘制。该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为了打破“一朝任职,终身为官”的官本位现象。2001年3月份,经理魏效农主持召开了“竞聘人员述职暨民主评议大会”,通过对竞聘任职半年的中层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其中群众不满意的予以解聘,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解决了这个老国有企业几十年来存在的“干部铁交椅”问题。

    记者了解到,魏效农通过建立内部劳务市场,成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将所有富余人员一律划归人力资源中心,按工种重新登记造册,编排班组,设立用工信息发布栏,搜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组织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供需见面,让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有不少职工有怨言甚至上访,但随着这一改革和创新效益的显现,绝大多数职工由不理解到理解,由抵触到支持,由怨言到响应,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职工转变了就业观念,最重要的是激发了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整体上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为了彻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该公司出台优惠政策和硬规定。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基层单位,可减免0.4%的上缴费用;使用下岗职工的基层单位,按人均数给其拨付0.9%的职工培训经费。规定看场、收料、门卫、库管等非技术工作岗位必须使用下岗职工;对不使用下岗职工而使用外来人员的单位,由公司直接从大财务账户中扣缴20%的养老金,拨付给使用下岗职工的单位。新的劳动用工制度的日臻完善,支撑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使该公司在劳动用工制度上真正实现了“职工能进能出”的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魏效农说:“企业的改革,核心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只要人的价值观得到体现,企业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彰显。”


    “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


    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魏效农坚定了靠“人”发展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敢于和善于向困难挑战的他说,“人是生产力的第一因素,留住了人、稳住了人、成就了人,企业才能从“山重水复”中走向“柳暗花明”!

    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办法,积极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对作业层,坚决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拉开分配档次;对机关管理层,打破工资等级制和论资排辈,实行岗位工资,由各部门按需设岗,以岗定资,岗变薪变,逐月考核,奖罚兑现。他们还率先在铜川同行业中建立起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资源市场、资金市场、设备设施租赁市场和材料供应市场的五大市场,充分发挥内部市场资金和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内部市场化的运转效率。与此同时,还撤消了扭亏无望的建筑一分公司、三分公司、四分公司、建材厂、木制品厂、塑木厂,将其人员全部分流到效益好的单位或推向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内部资本退出通道,将其优良资产配置给有工程、效益好的单位;按照项目管理体制的要求,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推行项目管理体制和动态项目经理负责制,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

    他们在用人机制上进行创新的同时,从企业最为敏感的财务管理入手,打破由财务部门统抓统管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和实行了以预算部门为主、财务部门为辅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核查”的新的管理办法,并在铜川地区率先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使企业连年实现了盈利经营,告别了亏损。魏效农从2002年上任到现在仅有五年多,将一个在低靡的市场条件下运行,负债累累的危困企业带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效益创出了历史新水平。

    在采访中,魏效农以人为本,大胆改革旧的管理模式的诸多事例,不断拉动着记者的吸引力。在质量管理上,魏效农按照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规范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建立了符合国际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工程的优良率达71%,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了100%,回访业主满意率达98%;并创出了多个省级和市级文明工地。在安全管理上,他突出进行制度化管理创新,建立起了“‘责’字当头,‘防’字为主,‘铁’字开路”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持续保持了安全无事故的历史最好成绩。

    成功不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的人是爬不上去的。记者采访深切地感受到该公司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叹不己,活拨、奔放、的创维空间给这个曾经饱经风霜的老牌国有企业注入了活力。党群部的同志告诉记者,魏效农能够创造性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企业文化的层面去认识,并将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渗透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使企业的亲和力加强了,同时也解决了困扰企业运行成本高、富于人员难分流、存量资产盘活难和分配制度不明显,造成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四大难题。使这套“老马车”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看明天,任重而道远”


    创新,是增强企业先进生产力和企业发展的动力。作为一名核心管理人员,魏效农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寻求“灵丹妙药”的出发点还是围绕“人”在做文章。记者发现,从过去的“十五”期间,该公司拟订在科技兴企目标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大力倡导“拿来主义”,鼓励各级管理人员在施工中不断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先后在全公司推广应用了中空玻璃、架空隔热保温屋面、无污染给排水管道等,受到铜川市建委的表彰奖励。在陈家山煤矿安子沟风井施工过程中,采取“借智攻关”进行技术创新,他们与中国矿业大学联系进行技术创新,大胆改革支护工艺,采用了强初锚、急增阻、高锚固力锚网支护新工艺,不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工程成本,而且是施工进度较碹体支护工艺提高60%,取得大断面、大倾角、软岩斜井锚网支护工艺科研成果奖,此项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001年,由于铜川地区建筑市场正处于“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针对新开工程竞争激烈,施工能力过剩,竣工使用工程特别是楼房地基桩基下沉加固处理处于空白,无人问津的现状,魏效农抢为人先,果断决策,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技术工艺先进的旋喷设备,组建了岩土工程项目部专业化施工队伍,在铜川矿务局小学、地勘公司、东坡煤矿等多家楼房地基下沉处理加固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困境中的企业培育了经济增长点,延伸了主业链。

    根据煤炭矿建市场变化发展的需求,该公司瞄准煤矿大型设备安装新业务,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在短短的的几年时间内,先后完成了玉华煤矿瓦斯抽放管、黄泥灌浆、井下千米皮带安装任务和王石凹、鸭口煤矿的大型绞车、主扇安装任务,并承建了陈家山煤矿二水平大断面大倾角风井延伸工程,所有这些新业务的开展,都有效扩大了企业的经营业务和经营领域,拓展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是职工的收入平均每年以10%速度递增,年人均收入已突破了3万元。2006年只有667名职工的建安公司产值达到了2.015亿元。


 

本网特约记者、中国煤炭报记者:王成祥 编 辑:晓岚


本网特约记者、中国煤炭报记者:王成祥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