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年画 | |||
煤炭资讯网 | 2008-3-23 10:04:22 要闻 | ||
似乎仅仅是弹指一挥间,曾经的痛苦、快乐、失败、成功就浑浑噩噩地从我们的视野里悄然离去了。无论你丰收了还是失去了,春风得意了还是灰心丧气了,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挡不住一个火热的、浮躁的、浓浓烈烈如陈年老酒般醉人辣人的大年的到来。
过年了。 现在的年,物质丰富了,花样翻新了。大年三十,一桌丰盛的饭菜、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上网拜年送祝福、舞狮、舞龙、看灯展扭大秧歌,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浓厚的现代气息。然而物质越丰富,各种消遣娱乐越花样翻新,却总觉得这样的年让人过得无精打采不咸不淡的,缺少了那样一种可以让人忆苦思甜的朴实与淳厚韵味。这反而勾起了我对过去那样一种简简单单却令人倍感温馨和谐、心宁气静的大年的记忆,比如买年画、贴年画就是我童年记忆里一个无法忘记的美丽符号。 过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更没有现在这种闹热如潮、锣鼓喧天的舞狮舞龙、大秧歌或者是五彩缤纷的元宵灯展,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枯燥乏味。倒是在小镇上的新华书店里,花花绿绿的或挂着或摆着一张一张的年画。那时,像我们这些八九岁大的小娃娃,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能够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得到一本小人书或者是一张年画。父母给了三角五角钱,自己上树掰了一篮鲜鲜嫩嫩的椿芽,凑了个三元五元钱,立马就全部换成了一张张年画或者是一本本小人书。那时的年画设计简单却主题突出,有那种两个头农民扎毛巾、簇拥着一大筐黄灿灿的稻谷、麦穗的“五谷丰登”图、有手握钢枪、头戴大盖帽、身穿橄榄绿军服的“保家卫国”图,更有历史气息和政治意味浓厚的炼钢图、十大元帅图和工农商学兵等等。当然,父母对年画的需求、爱好与我们大相径庭,他们买回来的年画,要么是手握麒麟棒的秦琼,要么是肩扛大刀、长须红脸的关公老爷,总之年年有变化,什么罗通扫北、七侠五义、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握手、发表讲话的年画。他们的思想就像他们购买的年画一般,朴实干净、温良厚重。而我们喜欢的年画全是小兵张嘎、少林寺、霍元甲之类的东西,并且因为年画,整天窝在被窝里或者是舞枪弄棒做自己不切实际的武侠梦和解放军梦。发展到后来,又有了可爱的少年骑在一条肥胖的红鲤鱼上,意喻年年有余的年画;财神爷手捧金光闪闪的金元宝,笑容可掬地站在画上,意喻招财进宝的年画。其他还有什么福禄寿喜、松鹤延年、迎春纳福以及红楼梦、西游记、西厢记等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或者是故事情节,那些人物或衣袂飘飘或轻歌曼舞,或凝眸沉思或低吟浅笑,一举一动栩栩如生,成为老少皆喜的一个时代产物。及至后来,年画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致,内容越来越丰富,祖国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迹、湖泊大海、梅兰竹菊、猫儿狗儿、影视明星、香车美女、卡通油画等等,形象逼真、惟妙惟俏,让人眼花缭乱,叹不绝口。甚至只要舍得花钱,还可以把自己的光辉形象制作成精美雅致的挂历,也异想天开地过一把明星瘾。 过去,贴年画与贴春联一样庄重严肃。记得小时候,我端着一小盆面浆跟在父亲屁股后头,父亲拿着对联,先从大门一致贴起,然后再帖小门,接着就是贴年画。父亲贴年画的样子很虔诚,好像他不是在贴年画,而是在把自己来年的希望和丰收全部贴在那一扇扇不大不小的门上,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年画贴完了,于是在火红春联和花花绿绿的年画映衬下,拥挤狭窄的小院里,年的味道立即被渲染得醇厚香甜,父亲久违的笑容山泉水一般自皱纹密布的眉眼间汩汩地流淌出来,看上去像极一副慈眉善目的年画。 如今,很少有人家在年三十的时候贴年画了,即便偶尔张贴那么一张两张,也仅是对富丽堂皇的居室内的一种小装点,年画曾经固有的那样一种质朴与生活韵味已经随了岁月的老去而荡然无存。而我却永远记住了年画以及与年画有关的点滴岁月,并常常把这种岁月当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鞭策自己在充满荆棘与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前进,前进,再前进,并愈发不屈不挠起来。 此稿发表时间:2008-2-5 8:5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