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金融危机下,民生不“打折”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1-10 13:03:06 头条 | ||
本网讯: 来自徐矿的最新消息:截止到今年9月底,该集团在岗职工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上升12.82%。
12.82%!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受危机影响较大的煤炭行业,这个数字陡然变得很不简单了! 销售困难、收益回吐、微利保本、财务紧缩是徐矿集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的问题。即使面临这种情况,集团仍以民生为重,奋力筑牢保障民生的基础。 保增长筑牢改善民生的基础 1-9月份,在徐州本部六对矿井关破、煤炭综合售价同比大幅下降、煤炭营销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全集团完成营业总收入完成136.54亿元,比考核计划增加33.04亿元,比目标计划增加1.54亿元。 面对煤炭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徐矿集团从抓煤炭产量质量、抓非煤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实施六大举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煤炭产量质量方面,调整产品结构,通过优化调整生产布局,努力提高煤质,加大精煤生产力度,仅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 重点项目建设是徐矿集团保增长的又一大举措。该集团建立重大项目例会制度和绿色通道制度,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难事巧办”的原则,确保徐矿电厂、平凉新安煤业、贵州花秋矿等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见效。为完成全年外创收入10.83亿元的目标,徐矿集中人力资源,以整体托管或承包生产等方式发展大的合作项目,提升创业层次和规模。 该集团坚持逆市而为原则,利用危机时期进入门槛和建设、重组成本相对较低机遇,集中财力物力快速壮大煤炭、电力、煤化工产业,打造新型能源基地。 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表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徐矿集团却向广大职工宣布:不裁员、不减薪,全力保障民生。这样的“底气”,来源于企业抗危机保增长的种种有效举措和成效。 金融危机下,“棚改”不打折 “如果不是棚户区改造,我不会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矿综采二队工人蔡小平自从今年上半年搬进“华美和园”新居,逢人便夸“棚改”政策好。 蔡小平一家三口原来住的是单位上世纪70年代盖的平房,面积只有60平方,由于房子老化,水电供应很不正常,生活极不方便。徐矿集团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后,拆掉了蔡小平所在的棚户区,建成了“华美和园”小区。 据了解,2008年底,徐矿集团共有棚户区58.3万平方米,在居矿工家庭1.3万多户,户均建筑面积44平方米,分散在18个矿厂的29个片区。这些棚户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房屋危旧、配套设施不全、安全状况不好、生活环境比较恶劣,有的甚至几代人住在一起。为彻底改善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住房,徐矿提出,自2008年起至2010年,拆除棚户区58.3万平方米,新建职工住宅100万平方米,建成5个集中区和35个中心小区,户均拥有一套成套住房,项目概算总费用约18亿元。目前整体的棚改工作正按节点计划有序推进。 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皇新海表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管企业遇到多大困难,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不能落空、改造的标准不能降低、改造的投入不能减少、改造的时限不能延后,真正使棚户区改造成为润泽职工、美化城市、促进矿区和谐的民心工程。” 关破矿井不让一人下岗 “从陕西到徐州,再从徐州到甘肃平凉”,这是24岁陕西人毛鸿君大学毕业后一年内的工作生活地点变换路线图。 去年7月,毛鸿君从陕西老家毕业后,来到徐矿集团义安矿工作。2008年底,义安矿关井破产后,他被分流到徐矿集团正在兴建的甘肃平凉年产90万吨的新安煤业公司,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与毛鸿君一样,徐矿集团去年底六对矿井关闭破产时除去退休和退养的以外,出现的近4000名矿工都寻找到了新的出路,有的在本部分流,有的到异地转移,彻底摆脱了关井结算的宿命。 由于资源枯竭,徐矿集团自去年底启动了青山泉矿、义安矿等六对矿井的关破工作。集团党政本着善待职工的原则,将职工通过转岗、转产、异地成建制划转分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安排。据了解徐矿集团六对矿井关破过程中,除符合退休和退养条件外,其他还涉及近4000多名职工。徐矿集团本着“杜绝零就业家庭”的原则,尽一切可能将这部分职工进行妥善安排,切实做到了没有出现一起因为此次矿井关破发生集访事件。目前六对关破矿井的法定程序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