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亿川煤 建设美好矿山 | |||
煤炭资讯网 | 2010-3-9 15:29:07 头条 | ||
本网讯:近日,在四川煤炭产业集团召开的生产技术工作总结会上获悉,川煤产业集团用2-3年时间完成六大子公司生产布局和采掘部署调整,提升煤矿技术水平,强力推动“双基”建设、技术改造、灾害防治、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矿井“六大工程”建设;夯实地测防治水、优化生产系统、掘进配套、采煤方法、采掘支护方式、机运管理、员工队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市场为向导,优化生产要素,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合理有序并有弹性地组织生产,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科学生产指标考核体系,强化对生产任务、重要技术经济指标、重大科技项目、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管理和考核,全面提升矿井生产力水平。 强化矿井地测防治水基础:一是全面规范地测防治水管理,按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工作责任制,加强资料收集、分析、制图、存档、保密等环节,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加强矿权管理,原则上不得再申请划出资源,坚决抵制与矿井争夺资源行为,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矿权;三是各子公司完善物探工作发展规划,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物探优先”;四是认真学习贯彻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相关制度,履行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规范矿井充水性预测预报相关图件和资料编制、管理、使用;五是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完善地质环境监测制度、规范监测设计、正常开展监测、研究相关规律、指导开采设计。推广芙蓉公司充填开采技术,排查矸石山隐患,防止发生各种事故。
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和采掘部署:按“一矿一策”原则,优化矿井布局和部署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一是生产水平数不超过2个;生产采区数原则上不超过3个,未来6年内矿井生产采区逐步减少到2个;采面数逐步达到川煤集团规划的高产高效矿井采面数要求,掘进面数6年内通过提高单进水平减少20-30%;力争用1-2年时间彻底解决水平、采区、采面、“四个煤量”接替紧张问题,形成矿井正常接替机制。通过适当压产量、增加掘进进尺、强化治灾、优化系统、合理配采等措施进行调整;二是确保综采面接替持续正常。把综采面接替管理作为矿井生产接替的重点,防止出现接替脱节现象,同时为提高综采能力,缩短接替辅助时间,配齐备用支架、设备,缩短搬家时间,探明地质构造作好准备,形成高效合理集中生产长效格局。
进一步加强掘进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管理、技术、装备等手段夯实掘进基础,持续提高单进和掘进效率水平。一是夯实系统和装备基础,努力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掘进管理;二是提高巷道断面,为采掘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适应机械化发展需要,持续提高掘进效率。
坚持实施矿井技术改造:加大投入,科学设计,精心施工,稳步提升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一是强化安全改造,优先增强抗灾能力。重点改造供电、通风、抽采、排水、行人等系统,矿井供电系统能力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441条规定且可靠;通风、抽采系统、生产布局调整、抽采达标、排水系统能力要满足未来6年生产能力布局需要;大幅度提高机械运人线路比例,基本消除斜坡人员步行,提升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逐步淘汰落后采煤方法井巷支护方式:转变认识,勇于创新,不断依靠新科技解决采煤方法和支护技术难题。一是逐步改革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重点攻克薄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综采、矿井皮带运输、薄煤层、急倾斜煤层机综采等。加快采煤方法升级,有序淘汰伪斜短壁采煤法,全面推广机采,攻克综采,淘汰采区串车运煤方式;推广新的采煤方法和工艺;加快井巷支护改革,2010年内淘汰采面摩擦支柱支护;未来6年内要基本淘汰架棚、发碹支护,消灭木料支护;采用大断面沿空护巷新技术;强力推广第三代锚、网、索、喷组合支护技术,促进采掘技术进步
夯实矿井机电运输基础:机电运输要适应矿井生产技术发展需要。一是供电系统可靠,有可靠的高压供电系统和低压供电系统,逐步提高矿井入井和低压供电等级,有计划地更新井下线路和电气设备系统,按规定完善井下双回路供电系统,按规定完善“三专两闭锁”装置,强力推广矿井供电智能化监控系统,建立高效供电系统维护队伍和运行机制,严格执行电气防爆管理规定;严禁非防爆照相、摄像器材入井,严格执行矿井停送电管理制度,为发展机械化提供保障。
稳步推动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未来6年,仍是川煤集团机械化稳步发展提高时期,各子公司机械化基本达到以采掘机械化为主、质量高、用人少、效益好、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高、处于国内同类条件平均先进水平以上的要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是观念更新、科技创新、投入保证、系统配套、治灾先行等。2010年总体目标是生产系统配套更趋合理,技术难题进一步被突破,平均机采率达到76%,其中综采率66%,平均机掘率达到22%,人均产量达到360吨。一是坚持落实好集团第四次机械化现场会议精神,以提高机械化质量为目标,不断夯实系统配套、综合机械化掘进、特殊条件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信息化自动化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创新制度。用发展、长远、先进的观念,明确机械化发展目标、主要项目及措施。建立完善炮采(掘)审批、综采综掘管理、淘汰落后设备管理、运输方式配套管理等制度,逐步过渡到基本淘汰落后系统、工艺、设备等;三是努力完成重大项目计划,为减人提效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夯实灾害防治基础:科技、装备、投入、管理是灾害防治四个基础要素。未来6年内基本达到本质安全型矿井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进一步掌握主要灾害规律,进一步创新更可靠的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实现预测预报更加准确及时可靠,防止事故更加及时有效,智能化远程防治技术广泛应用于灾害防治领域。一是要循序渐进,走稳每一步,重点是掌握灾害赋存规律、确定预测预报指标体系、攻克防治关键技术。编制总体规划及各年度规划,分步实施,年年有重点,、有创新、有突破,确保防止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防止煤层自燃、治理H2S气体、防治矿井水、治理矿山压力、消灭放炮事故等主要方面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今年开始,3年内抽瓦斯矿井抽采率全部达标;二是坚持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必须健全完善制度,定期排查隐患、及时提出隐患整治方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隐患分级管理制度,目标责任明确,考核管理到位。对矿井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实施情况;三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煤炭生产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目标。要强化综合防尘措施,消除煤尘爆炸危险,确保措施可靠,执行到位。2010年是川煤集团“瓦斯治理质量提升年”,要全面推动瓦斯管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加大治理瓦斯超限、瓦斯抽采、工程治灾、瓦斯综合治理、防灭火力度,坚决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伤人、大型及以上突出、瓦斯燃烧、矿井火灾、炮烟熏人事故,采取强硬措施确保效果。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煤矿“双基”建设,完善煤矿员工队伍建设规划,适应未来6年内煤炭产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二是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形成稳定安全长效机制,确保必要的采掘人员数量,提高采、掘面利用率,杜绝因人员不足造成缺人停面、单班生产、半场生产现象。创新有效的技术安全培训办法,提高员工操作技能,提高劳动效率和安全质量;三是加强工程技术队伍建设,充实主体专业人员,各类专业人员比例逐步达到企业总人数的8%,定期组织素质提高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四是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经验,大力开展‘五好’班组、“六好区队”创建活动,激发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提高班组工作质量,稳定煤炭生产队伍。
提升煤矿科技创新能力:一是不断完善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鞭策无所作为人员,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二是明确未来6年科技发展指导思想、目标、重大项目、年度实施及投入保证计划。各子公司均要建成省级技术中心,集团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保证硬件需要;加强软件建设;加强开采、瓦斯、防治水三个研究所的建设,确保提高科技自主创新实力。不断提高立项质量和项目科技含量,力争在综采(掘)配套装备研制、软岩支护、“三高煤层”防突和防灭火、地热治理、复杂水文防治、采掘远程控制、主要设备监测技术等方面形成更科学合理的技术实施体系;三是加强“四新”推广工作,提高科技进步速度,降低科技创新成本,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
健全矿井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当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评价统计不规范、考核不严等问题,把节能减排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找准差距,增添措施,突出重点,抓出成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据悉,2009年四川煤炭产业集团生产原煤1129万吨,掘进进尺252769米,创产业集团成立以来历史新高;2010年原煤产量安排1238万吨。掘进进尺234000米。钻孔进尺146万米,争取再创历史新高,打造百亿川煤 建设美好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