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属高碳产业,冀中能源集团倡导并实践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低碳运行生态矿山旨在形成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创新、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冀中能源集团董事长王社平说。
据统计,冀中能源已有上百项成熟技术用来解决煤炭开采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作为集团试点矿,东庞矿、邢东矿、章村矿、梧桐庄矿、云驾岭矿的生态矿山建设已渐显雏形,各试点矿之间还正在进行高端技术的互用集成,以让集成技术在集团更广范围内应用。“冀中能源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具有很好的推广示范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这样评价。
矸石不出井,不见矸石山
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物。长期以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都被提升到地面堆成矸石山,在提升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运力资源。矸石在地面长期堆存过程中,不仅占用土地,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分解物,对周围空气和水体造成严重影响。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把矸石提升到地面,直接在井下处理。
经过40年的开采,邢台矿排到地面的矸石,形成了一座金字塔式的矸石山。如何用矸石和粉煤灰作为井下充填材料,置换出建筑物下的宝贵资源?邢台矿推广应用了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工艺,把地面的矸石、粉煤灰等回填到矿井下,利用碎矸石、粉煤灰对采空区进行充填支撑,获得了巨大成功。仅2009年,邢台矿利用这种充填方式,从永久煤柱中采出优质煤几十万吨,获利近两亿元。
梧桐庄矿自行研制出了特殊地域条件下的煤矸置换新方法——注浆饱和充填工艺。这种工艺首先将矸石直接充填到系统采煤置换出的巷道内,再经井口地面注浆站灌注粉煤灰和混凝土,使回填巷道密实、坚固,起到代替煤柱支撑顶板的作用。
据介绍,矸石回填技术带来了低碳运行生态矿山的集群式效应。首先,矸石回填后可把用常规方法不可能采出的煤炭资源采出来,实现了建筑物下安全采煤,提高了资源产出率。其次,矸石回填代替保护煤柱,避免了地面塌陷,不但能有效保护耕地、降低生产成本,还防止了矸石山长期风化造成的污染,也不占用土地。
变治水为防水,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矿井突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具有逆向分布的特征,一方面富煤地区严重缺水,一方面少煤区域矿井水大量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还容易造成矿井的水灾害。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冀中能源既要采取保水开采、回灌治理等技术手段,减少矿井涌水量,保证安全生产,又要建立井下水澄清系统和地面水回灌系统,将经过治理的水通过回灌孔重新注入井下含水层,保证地下水资源的相对平衡,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
据介绍,梧桐庄矿按照防治水工作程序,逐步变治水为防水,降低突水几率,杜绝各类突水事故。梧桐庄矿矿长赵鹏飞说:“梧桐庄矿是一个大水矿井,而且具有地温高、涌出量大的特点。一直以来,水是梧桐庄矿安全的最大隐患。”为此,梧桐庄矿建立了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生态环保五位一体、优化结合技术体系,解决了水害防控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矛盾与冲突的难题,解决了回灌面临的堵塞、水动力场、水质、回灌压力等技术难题。
产煤不烧煤,废气零排放
今年3月5日,梧桐庄矿锅炉房员工穿上西装,与身后冒烟的烟囱合影留念。因为在下一个采暖期,这里的锅炉将全部拆掉,烟囱再也不会冒烟了。
2009年,梧桐庄矿利用29℃左右的矿井排水,实施了水源热泵技术,通过将余热收集后进行热源转换,用来供暖和制冷。这一项目可满足矿区全部建筑物(约5.1万立方米)的采暖和制冷、主(副)井的保温和防冻、洗浴用热水和烘干房用热等全部需求。按照计划,梧桐庄矿将在今年拆除剩余锅炉,预计6月15日完成水源热泵改造工程。“昔日空调将全部拆除,今天的烟囱将成为明天的景观。到那时,我们不烧一吨煤,将满足矿区内夏天制冷和冬季取暖需求。仅此一项,每年将直接实现节能8102.52吨标准煤,实现出煤不烧煤,废气零排放。”赵鹏飞说。
作为传统煤炭企业,冀中能源正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产出的是黑色煤炭,造就的却是低碳运行的生态矿山。据介绍,冀中能源的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已成功嵌入整个生产过程,其辐射效应正在全国煤炭系统逐步放大。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刘蔚 杨佑田 李晓 |
编 辑:一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