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煤市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煤价行情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科技助推“花园式煤矿”安全生产

煤炭资讯网 2010-6-27 9:02:17    头条

    满目绿色入眼底,鸟语花香沁心脾,潺潺流水声入耳,鸭群湖面齐嬉戏……这是记者跟随2010年“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团,走进广西百色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看到的真实场景。没有了传统煤矿到处堆放的黑煤渣,工人穿戴洁净整齐。如果不是远处整洁厂房的提醒,记者还以为自己进入了一座漂亮的花园。

    “真没想到,煤矿还能建成这样!”面对记者们发出的惊叹,右江矿务局局长叶仿拥解释道:“我们建花园式煤矿企业,改变了传统煤矿脏乱差印象,给职工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我们花大力气打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血的教训。”

    叶仿拥口中的“血的教训”发生在2008年7月21日。那天右江矿务局下属的那读煤矿发生透水事故,57名矿工被困,通过16天的营救,只有21名矿工获救生还,另外36人遇难。惨痛的教训逼迫右江矿务局寻求新型安全生产之路。

    “这次重大事故,深深刺痛了我们。”这位矿物局长总结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转变传统煤矿生产方式,实施科技保安,向科技要安全,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才能彻底改变煤矿生产落后高危状况。”

    为此,塘内煤矿从2009年9月起,用时半年,投资1.2亿元,实施煤炭机械化综采改造工程。谈及塘内煤矿在改造前后的对比,叶仿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塘内煤矿职工800人中600人要下井工作,一年采煤量最多20万吨。如今整个煤矿只需60名工人下井工作,年产煤量突破100万吨。现在塘内煤矿每班下井17人,日产原煤比原来170人产煤高出数十倍,改造投产后新增年收入超过了2亿元。

    开采效率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改造前安全隐患比较多,改造完成以来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工伤事故,”叶仿拥谈起安全生产的变化感触颇多,“高科技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得井下矿工人数大量减少,劳动强度大幅下降。生产安全得到了保障,矿工和家属在这里上班都非常安心。”

    “技术和设备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要跟上。”叶仿拥边说边带着记者走进塘内煤矿调度监控指挥中心。他介绍说,这个指挥中心集“瓦斯监测遥控、视频监控、矿井信息计算机管理”于一体,实现了煤矿信息化管理。通过巨大的监控显示墙,记者清晰地看到了井下通风系统运转画面和井下工人作业图像。叶仿拥告诉记者,如遇事故发生,通过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救援人员可迅速了解井下矿工所处位置,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降低事故伤亡损失。

    尝到了科技投入带来的产量和安全双重甜头后,塘内煤矿还加大科研投入,用于煤矿安全技术自主研发。叶仿拥告诉记者,“我们专门设立了科研提取费,规定每吨煤提取10元。目前塘内煤矿年产100万吨,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今年我们的技术研发经费超过1000万。”有了充足的研发资金,右江矿务局联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发出矿井水害预警系统,在地面通过计算机看到井下水位,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井下水位状况,可以实现自动抽水、停机。如遇突发状况,这个系统还可以自动报警。

    在采访过程中,叶仿拥一直给记者算着各种账,但在他心中,始终有着一笔更重要的安全账。他郑重地说,“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多少钱都买不回生命。煤矿企业舍得进行科技投入,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就能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这是天大的收益。”

    “小煤矿也能做出安全生产的大文章。右江矿务局安全生产的实践证明了科技兴安的重要性。”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总指挥、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主任金磊夫对塘内煤矿科技保安评价颇高,“如果全煤矿都能像塘内煤矿这样,重视安全科技投入和安全技术研发,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从源头上杜绝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率就会大大降低,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可以得到根本改善。”(王飞)



来源:科技日报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www.cwestc.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煤炭资讯网原中国煤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