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唱響地質之歌 | |||
——福建省121隊地質勘查院先進人物事跡掠影 | |||
煤炭資訊網 | 2010-9-29 12:34:16 頭條 | ||
有這么一群人…… 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爭先行、比貢獻”的誓言中,用青春奏響奉獻社會的樂章; 他們頂烈日、戰(zhàn)酷暑,在“三光榮、四特別”的旋律中,用汗水書寫探尋寶藏的詩篇; 他們踏荒野、過險灘,在打好“五大戰(zhàn)役”的征途中,用“六項行動”追尋跨越發(fā)展的理想。 他們的身影很渺小,他們的事業(yè)很崇高,他們就是來自福建省121地質大隊地質勘查院的一群熱血青年?,F在,讓我們走近他們,走近這支現有職工52名,平均年齡32.6周歲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青年集體,真實地感受新時代地質“浪潮兒”的風采。 陳元珍:身先士卒的“領頭雁” 陳元珍,十九年扎根地勘事業(yè),能干會管,是地勘院成立以來最年輕的“掌門人”。在他的帶領下,這支年輕型隊伍轉戰(zhàn)南北、征戰(zhàn)東西,足跡遍布印尼、新疆、甘肅、云南、福建……僅在“十一五”期間,就提交了煤炭資源儲量1.9億多噸、石灰?guī)r礦資源儲量1.0億噸,為福建特別是閩西老區(qū)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能源保障。 難以忘卻去年在西北發(fā)生的那一幕動人的情景: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劇烈的高原反應侵襲著原本就發(fā)著高燒的陳元珍??伤麖姶蚓瘢斨薮蟮纳眢w和心理挑戰(zhàn),在這場對意志與毅力的嚴峻考驗中,堅持和往常一樣,既當指揮員又當戰(zhàn)斗員。大伙實在看不過去了,讓他別那么拼命,可他卻笑著說“再苦再難,我都得和大伙在一起,你們可別慫恿我當逃兵啊。”一句發(fā)自內心的“玩笑話”讓所有在場的硬漢紅了眼眶。 再拿最近的地災隱患排查工作來說,他冒著近40度的高溫,頂著烈日的炙烤,帶頭深入漳平、永定、上杭各鄉(xiāng)鎮(zhèn)開展工作,從7月初至8月底,共排查地災點717個,確認地災點136個,為災區(qū)人民重建家園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保障。看著黑了一圈的他,更多流露的是奉獻的快樂與欣慰。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陳院長憑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在他的感染下,地勘院全體人員揚帆激流、開拓創(chuàng)新,彰顯出新時代地勘人的風采,奏響了青春的奉獻樂章。 欒經輝:智勇雙全的“找礦先鋒” 欒經輝,年僅30歲,在今年的干部公選中脫穎而出,進入地勘院領導班子,他作為省專項項目的總體負責人,是地勘院公認的“年輕專家”。 學習上的“拼命三郎”。翻開小欒的成長記錄簿,短短五年里,他先后被評為福建省煤田地質局“五心級”職工、“先進工作者”,2008-2009年連續(xù)被福建省煤田地質局聘任為“地質勘查專業(yè)技術業(yè)務骨干”……小欒這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呢?“學習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長;輟學習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詩是他的座右銘。在他單位、宿舍的辦公桌上總放著專業(yè)書刊,只要一有空就隨手翻看。對于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他總要深入思考,細心琢磨,努力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同事們都戲稱他是學習上的“拼命三郎”。天道酬勤,他的素質得到了不斷提升:2008年順利考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地質工程專業(yè)的工程碩士,2009年順利晉升為地質工程師。 工作上的“行家里手”。東門地礦區(qū)是福建省專項資金勘查項目之一。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小欒深知擔子的沉重。地質填圖時,為盡快找到地層化石,他在一個地質點經常一敲就是半天,在鉆孔進行巖心編錄的時候,經常是迎著晨曦上鉆機,伴著月光回駐地。根據設計要求,東門地礦區(qū)需打幾十個鉆孔,忙時四臺鉆機齊開動。為保證作業(yè)質量,及時了解鉆孔揭露的最新地層,小欒冒嚴寒頂酷暑,幾乎每天都在工地上連環(huán)跑,有些鉆孔資料比巖心鑒定員了解得都及時。提交報告的那個月,為核對數據,他經常搬著厚厚的資料袋,再三復查,對整個報告的圖文表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改進。用門衛(wèi)的話說,小欒什么時候出來,什么時候就可以去鎖辦公樓的門了。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如今的小欒已練就了一身獨到本領,但他并不滿足現狀,而是更加重視學習,用勤奮去書寫青春,向新的目標邁進。 許廣鐸:好男兒志在四方 剛畢業(yè)的時候,該院新承接了新疆的任務,他就主動請纓到最艱苦的弋壁灘上去進行巖芯鑒定和前期地質考察。在新疆近兩年的時間里,他不僅自身練就“鐵身板”,還為在疆鉆機培養(yǎng)了兩名優(yōu)秀的巖芯鑒定員,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了寶貴的第一線資料。很多去新疆的領導都感慨:“當代的大學生象小許這樣能吃苦的太少了,你瞧:他在礦區(qū)里常常一呆就是好幾個月,頭發(fā)長得象個女孩子也沒得剪,也沒有電話,跟外界簡直是隔絕了…” 此外,他還結合工作實踐,撰寫的數篇論文發(fā)表在CN級刊物上,2008年考取了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yè)的工程碩士。被任命為團支部書記后,針對院里青年團員來自五湖四海,艱苦行業(yè)中團員的思想不穩(wěn)定等問題,他多管齊下尋找出路,自創(chuàng)了促進和諧的“三勤”絕招。一是“嘴勤”對思想教育和安全工作“婆婆媽媽”,勤囑咐、勤交代,提醒他們糾正問題。二是“心勤”掌握每一個青年的性格特點,為每一個青年構思一種管理方式;挖空心思,積極謀劃,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適合青年身心特點的文藝表演、體育等各種絢麗多彩的活動。三是“腿勤”做好“八小時之外”的文章,走街串戶,了解青年家庭情況,幫助出主意想辦法。三大絕招使地勘院的青年們情感更貼近,班組氛圍更和諧,有效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自古家庭事業(yè)難兩全。對此,小許感觸頗深,家庭的愧疚是他的“心頭傷”。妻子剛剛懷孕,由于地勘院業(yè)務繁忙,人員緊張,他揣著奉獻地勘、大局為重的赤子情懷,主動申請去印尼項目組工作。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他才能全身心的撲到工作中去,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的價值與意義,詮釋著一名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 一直很感動于他們秉著自強不息的精神,闖出了人生不悔的道路;感動于他們懷著拓荒牛般的赤誠,躬耕了121地質大隊這片沃土;感動于他們憑著吃苦耐勞的意志,折射了新時期地質青年的風采;感動于他們總是說:其實,在我們這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中,比我們做得更好的,還有許多許多……
|